民心相通艺术相融 “新乐府”的“一带一路”
不久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落幕,犹如世界的一股清流,奏响了全球合作共赢的新乐章。这一宏大倡议不仅为中国创造了更多机遇,更将中国机遇转化为世界机遇,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而“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硬驱动,文化相融、民心相通的软驱动同样不可或缺。音乐作为推进民心相通、艺术相融的最佳桥梁和纽带,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名作曲家王洛宾曾言:“丝绸之路是用音乐铺成的。”同样地,构建于丝绸之路之上的“一带一路”,更需要音乐的力量来推动。新乐府作为致力于成为中国一流的世界音乐厂牌的发起者,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卢中强,新乐府创始人及十三月文化创始人,深谙“‘一带一路’横跨多个文明、民族、文化、历史,音乐无国界,是文化沟通和民心相通的最佳方式之一。”为此,新乐府推出了“一带一路”中外艺术家合作项目,旨在通过音乐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
该项目通过联手中外音乐人,以即兴、跨界、实验的方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和启发性的音乐作品。新乐府创新地将世界音乐形式与中国戏曲内核有机结合,制作出一系列符合“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审美趣味和时尚潮流的音乐产品。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巧妙推广,也包含了对世界音乐精华的吸收、融合和创新。
早在2016年,新乐府就已正式启动“一带一路”音乐家合作项目。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以世界音乐的视角,通过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表达与融合,创造出紧跟时尚潮流的音乐作品。这种尊重各国音乐人文特性,开放、交融而产生的交流新载体,被视为“一带一路”音乐交流领域的重要成果。
新乐府的中外艺术家合作项目通过联合国内外杰出的新锐音乐人,以即兴表演和专辑录制的方式创造“1+壹+I”等于无穷可能的新表达。项目涵盖了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家,他们用各种乐器演绎了多民族音乐风情。在这一跨界创新平台上,音乐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层次,触发了东西方文化的美妙碰撞。通过这一平台,不仅把中国音乐带到了更多国家,也把更多国家的音乐引进了中国。
(图:新乐府与昆曲,在舞台上绽放璀璨光芒)
2017年,新乐府以崭新的姿态跨越国界,受邀参加新加坡华艺节,将爵士评弹这一独具魅力的跨界艺术展示给全球观众。这支引领潮流的戏曲IP系列,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更是中国音乐的国际范儿展现。
想象一下,《五行》这张标杆性的专辑,如同一幅中国文化的壮丽画卷,向世界诉说着中国的故事。这张专辑汲取了中国古老的智慧——五行和山海经的精髓,融合了全球顶尖华裔音乐艺术家的才华。传统中国乐器与现代皮影表演、数字影像艺术相互碰撞,演绎出一场震撼人心的音乐盛宴。
这是一场音乐的革命,一场跨界创新的冒险。现场即兴表演与同期录音的结合,将录制升级为开放性的演出,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界的多项第一。国际知名音乐家闵小芬、吴巍、徐鳯霞的“名无虚”三重奏乐队,与现代皮影艺术家王玉光、数字交互影像艺术家In_K毕振宇等艺术家的激情演绎,共同完成了这场声光电的感官盛宴。
从传统的继承到现代的创新,从多元融合到国际化,“新乐府|五行”犹如“一带一路”上绽放的文化艺术之花。它让人们感受到世界音乐的无限魅力,是对“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音乐致敬。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新乐府不仅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更吸纳融合全球优秀的世界音乐,推动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一进程中,新乐府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外音乐文化,让民心相通成为美妙的旋律。它是中国文化的骄傲,是中国音乐的创新力量,更是“一带一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