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行规”大讲究:摸金校尉行规必须留几件

社会奇闻 2025-08-18 05:15www.rituximab.cn妙趣网

在古老的犯罪历史中,盗墓这一行当源远流长。据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揭示,有意识的墓葬破坏现象已经存在。而在春秋时期社会巨变之后,随着厚葬之风的兴起,盗墓行为更是愈演愈烈。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不仅仅是那些名垂青史的官盗,如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他们明火执仗的大张旗鼓;还要谈谈那些隐藏在民间,人数众多的民盗。他们悄无声息地出没于古墓葬密集之地,如河南洛阳、陕西关中、湖南长沙等地。

这些盗墓行业的从业者,在解放前大多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出现。他们往往是血缘亲戚或者亲密无间的朋友组成。令人惊奇的是,父子搭档的情况却相对较少。或许是因为这个行业多少有些见不得人,父亲不愿让儿子涉足这一领域,而儿子即便后来知晓,也可能选择保持沉默。

为何这些合伙人会选择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呢?其中蕴含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贪婪的警惕。想象一下,当洞下的工作者完成挖掘,将财物传递给洞口的人时,如果洞口的人心生贪念,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放松绳子,导致洞下的人遭受不测。为了防止这样的悲剧发生,合伙人之间会选择有血缘关系的人,以确保彼此的信任和忠诚。

盗墓行业的四大门派——发丘、摸金、搬山、卸岭,他们的技艺精髓可概括为“望、闻、问、切”四诀。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挖掘技术,更是一种对天地人道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俗话说“七十二行,盗墓为王”,这是对这一行业地位的肯定。而在这四大门派中,卸岭是最有实际依据的。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等称号背后,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技艺传承。据说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秘密。

这些盗墓者,不论是官盗还是民盗,他们的存在和行动都是对历史的一种无声的挑战和解读。在他们看来,每一座古墓都蕴藏了无数的秘密和财富,而他们就是解锁这些秘密、获取这些财富的使者。他们的每一次挖掘,都是对历史的一次触摸和。

上一篇:潘润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rituximab.cn 妙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世界之最,宇宙奇闻,奇闻怪事,奇闻轶事,ufo,灵异事件,世界之最,考古发现,未解之谜,鬼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