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非遗春晚实现文化与娱乐相互融合

世界纪录 2025-09-10 08:44www.rituximab.cn妙趣网

中华文明,以璀璨的非遗文化著称于世。华夏五千年的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默默坚守与极致追求的工匠精神。2018首届中国非遗春晚于农历正月初二在江苏卫视盛大开幕,作为国内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春节晚会,它以其独特的创新形式、感人至深的文化故事和精彩绝伦的演出,引发了一波收视狂潮。

本次盛会由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影视产业委员会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由北京钟山紫晶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和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承办,“蓝色经典•梦之蓝”提供公益支持。

晚会以世界级的39项非遗和国家级别的1300多项非遗为主要内容,分为“中华之光”、“民族瑰宝”、“巧夺天工”、“薪火相传”和“龙腾未来”五大板块。晚会现场,通过诗歌诵读、歌曲演唱、曲艺表演、舞蹈演出和器乐演奏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中国非遗的非凡魅力。随着联唱《名绣传四海》、青花瓷演奏《精美的china》、武术表演《砺剑春秋》等节目的推进,现场气氛逐渐推向高潮。非遗传承人与艺术家们的倾情演出,让观众在愉悦中感受到非遗的中国情怀和中国智慧。

晚会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其内容的丰富与形式的多样,更在于其深入挖掘并融合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伴随着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成功,晚会巧妙地将这一元素融入其中,通过诗朗诵、水墨画展示、民族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现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与新锐文化意象。昆曲《惊梦·缘》的创新编曲也令人印象深刻,其将交响、电子与现代器乐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一场动感与唯美并存的视觉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晚会的策划者们将非遗传承人置于舞台的中心,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角。中国非遗春晚组委会秘书长朱小健认为,既然是非遗晚会,就应该让非遗传承人来主导。他决定不请明星大腕,而是将机会给予这些默默付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匠人。他们的坚守和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在这场晚会上,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技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非遗的魅力和价值。(中国非遗春晚组委会秘书长朱小健)

在盛典现场,张松茂、徐亚凤陶瓷大师夫妇,以及众多如龙泉青瓷艺术大师夏侯文和苏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等非遗传承人,共计一百位杰出人士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盛大节日共同庆祝,这一环节无疑是当晚最催人泪下的。

许多已到场的非遗传承大师虽已年过古稀,但依然怀着满腔热情,不远万里,乘坐数小时交通工具,只为赴这场盛大的约会。首届中国非遗春晚导演李建平深受触动,他表示,每次与大师们的交流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大师们的文化精神对导演团队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发了他们办好非遗传承人的春晚的决心。

铸就辉煌,传承经典

非遗春晚如同一道璀璨的星光,照亮民族文化记忆的长廊,让广大观众亲眼目睹非遗的魅力,深入体验非遗的内涵。虽然时代变迁,但非遗精神历久弥新,不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作为每个非遗传承人的毕生追求,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文化使命,守护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使其永续流传。非遗春晚的成功举办,结束了文艺舞台缺少非遗的历史。

为了持续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晚会组委会积极筹划后续的活态利用。中国非遗春晚组委会将组织举办国际非遗文化交流论坛、研讨会以及主题展览等活动,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性的非遗文化交流平台。结合各地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合作条件,打造“中华非遗大舞台”、“非遗小镇”等项目,让“非遗春晚”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博览会,全方位、多角度、常年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Copyright © 2019-2025 www.rituximab.cn 妙趣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世界奇闻,世界之最,宇宙奇闻,奇闻怪事,奇闻轶事,ufo,灵异事件,世界之最,考古发现,未解之谜,鬼怪传说